參加完這五天的“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”修習班,仿佛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。夏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,讓我得以重新審視自身,也收獲了許多指引生活的寶貴感悟。
作者臺上分享
感恩與敬畏,是立身之本
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,常懷感恩之心——感謝天地滋養,銘記祖先恩澤,敬畏古圣先賢的智慧——是內心安定與幸福的基石。這不僅是美德,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,讓我們更懂得珍惜與回饋。
改變,始于自我覺察與行動
我清晰地看到,過往的許多困擾,根源在于自身。無論是易怒的性格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,還是看待人事的偏頗視角,都需要從“我”開始調整。
聽傳統文化課
夏老師點明,很多身體的病痛,常源于不良情緒(怨、恨、惱、怒、煩)的長期積累。“生氣就是找死”的警句,直擊我心。我決心從控制情緒入手,學習豁達,練習“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”——這并非逃避,而是保護自己心境的清明。
同時,修正行為習慣也至關重要:堅持早起、規律作息、飲食有度,都是為健康筑基。真正的健康,是良好心態與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晚會演唱《感恩的心》
積極視角,點亮生活光明面
夏老師教導我們,看問題多聚焦積極面,看人多關注其優點。這不僅能讓內心更光明、減少煩惱,也是人際和諧的良方。當內心趨向平和與正向,外界的紛擾自然難以輕易撼動內心的安寧。我理解了,內心的“干凈”與“強大”,源于持續的自我修養和對正向價值的堅守。
家庭與伴侶,需要智慧經營
關于家庭,我有了更深的領悟。善待父母,理解他們的不易,以合適的方式溝通,是為人子女的本分。在選擇伴侶上,更看重對方的格局、擔當與進取心,因為良好的家風是家庭未來的保障。作為父母,更要成為孩子的榜樣,身教重于言傳。維護家庭和睦,需要每個成員的用心付出。
開心學習
心態,是健康與成功的核心
這次學習讓我深刻認識到,心態決定狀態,甚至深刻影響健康。許多疾病背后,往往有不健康的心理模式在作祟。夏老師分享的許多通過調整心態、改變認知習慣和行為習慣來改善健康的案例,讓我看到了身心相連的神奇力量。這并非否定醫學,而是強調精神力量和自我管理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。“相信”是改變的開始,但最終需要落實到行動上——調整心念,改善習慣。
爸媽在線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,如同一個溫暖的港灣,讓我得以停下來,系統地審視自身的問題,并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改善方向——無論是情緒管理、健康維護還是家庭關系。夏老師的智慧點撥和“身心同調”的理念,讓我受益匪淺。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修身養性之道,其博大精深與實用價值,實在令人嘆服。
與夏老師合影
未來的路,我深知改變非一日之功。但這次學習點亮了心燈,指明了方向:從“心”開始,持續修煉,知行合一。 我將帶著這份感悟,努力在生活中踐行,感恩前行,修己安人,活出更健康、更平和、更有力量的自己。(作者:周欣雨)
結業合影